《以下摘錄自耕雲導師“安祥之美”講詞》
“法”是什麼?大家說它是真理。真理是什麼?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是個什麼?原本沒有四萬個已發現的銀河系,沒有太陽系,沒有地球,沒有生物,也沒有人類。原本的法,是在三千大千世界形成以前就存在著的,這才是真實的法。這個超越語言文字的法是什麼呢?它的當體,就是“安祥”。
古人參禪學道,走遍百城煙水,所謂「芒鞋踏破嶺頭雲」~不辭千山萬水,不辭辛勤跋涉,來追求“法”的究竟。追求的是什麼“法”呢?絕不是什麼道理。真實的是原本的,原本就沒有什麼道理,他所能獲得的只是一種“安祥”的心態。
人有了安祥的感受,才是生命的真正享受,也才是真正在享受生命。所以唯有內心的安祥,才是禪者所尋覓、追求、殫精竭慮、「瞬有存、息有養」、精勤保任的無價奇珍。
佛法所追求的真正受用,就是“正受”。那麼,正受又是什麼東西呢?那就是一種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沒有私欲、沒有攀緣、沒有矛盾,離開一切執著、一切相對的“調和、統一的心靈狀態”。什麼叫做正受?正受就是一種統一、調和的心靈狀態,也即是真正修行者的真實受用。…“安祥”就是一種心靈統一的狀態,就是佛經上講的正受。
正受,除了可以用“心靈的統一、調和的狀態”說明以外,也可以用“突破業障以後的心靈覺受”來解釋。什麼叫業障?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思想行為的總和,就叫做“業”。…這種“業”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由於“對外界事物的認同”、“對於意識素材的聯想”、“由自我出發的所有消極性的、破壞性的情緒的發露”。由於它與真實不同質,所以你便無法再見到真實,因為整個的業是虛假的東西,以虛假的東西去窺探真實,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突破了業的障礙,才有可能見到真實。所以我們時常說「人應該反省」,靠著反省,對於“如何形成自我人格”徹底瞭然以後,就有突破業障的可能。當我們把業的障礙突破了,我們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見得到生命的真實,然後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安祥!
當我們把內心變得調和、統一,離開一切相對,揚棄一切二元的概念,放棄由業力形成的自我,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是絕對安祥的。一顆絕對安祥的心,它是至真的,因為它沒有虛假,它沒有二元的東西,它也沒有邊見,它超越一切,如果勉強形容,那就是「我覺故我在」。
一個人當他內心“秒秒安祥”的時候,沒有想像、沒有煩惱、沒有相對、超越時空,這種感覺是非常美好的!也就是《大涅槃經》所講的「常、樂、我、淨」~永恆的美好,永恆的純潔,永恆的自覺,永恆的安祥!
有些人他自己懷有病態的心理,因為心裏有陰影,看萬事萬物都陰森、都醜惡、都黯淡、都晦澀。但當他把心調和得非常安祥的時候,他就會發現原來一切是這樣美好!不但「一沙一世界」,而且是「觸目菩提」~萬物入眼都是真實而美好的!
我們以至真、至善、至美的心,而活在這個現象界,當然是最高的生活藝術。我們能夠如此活,生活對我們來說,才充滿生之喜悅,才是生命的享受,生活也才不再是對生命的懲罰。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祥,而懷著挫折、無奈、懷疑、恐懼、憂慮的心態去過活人生,那生活對生命來說,毫無疑問就是一種懲罰了。所以我們只有活在安祥裏,才是真正的享受人生!
什麼是真幸福?內心安適,仰俯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仰俯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祥”,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唯有摒棄私欲、功利,全心追求心安,才是追求解脫的正確理念。如果你不追求心安,你又怎麼能擁有安祥?
什麼叫「窮理徹源」?你追求真理,若跟螃蟹一樣橫著走,這樣的話,道理就多得很。等你眼睛一閉,離開人間的時候,道理還沒搞清楚,依然要做個糊塗鬼。所以你要找道理,一定要找到道理的源頭~道理從哪裏來?「水有源、木有本」,道理的源頭在哪裏?你必須窮追到一切事、一切理的源頭,才算了事。「智者不惑」,你若想“斷惑”,就必須把道理搞清楚;你若想真正搞清楚,就不單是要找到了道理,還要找到所有道理的“始祖”,那你才可能斷惑。人斷惑了以後,就不再有疑惑、不再有疑問、不再有無知,所以他就心安了。「心安,則吉祥」,他就“安祥”了。
一個自我迷失的人,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所以人首先要“認識自己”。而認識自己,自己生命的本質就是“心”,“心”不是你的“表層意識”~由“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所感知、所累積的這一層“法塵”。你如果認為你現在的“分別心”是你,那你是認賊作子,終歸無常;如果你說你現在的分別心不是你,你又在自我否定。這個問題很麻煩,你若說這個表層意識不是你,「無風不起浪」,它從什麼地方來的?又憑藉什麼存在?「煩惱即菩提」~沒有菩提,連煩惱你也不會感知。一塊石頭,它能感受煩惱嗎?必定你有“覺性”,你才感受得到煩惱。所以你若追求自我,首先便要認識自我;認識自我,就是認識自己的“心”,認識“聖主未曾蒙塵以前”的原本真心。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能夠得到“安祥”。
所謂的「悟」,就是「窮理徹源、識心達本」,也就是說,當下一切問題、一切問號統統消失、統統不見了,一切煩惱、一切業障統統瓦解冰消了,而當時自己生命所唯一擁有的只有兩個字~“安祥”。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不是真悟。
一個擁有“安祥”的人,身體自然健康,疾病減少,相好、莊嚴。真正學禪而上路的人,連相貌都會改變。大家如果在老朋友當中互相觀察,將會發現有人已經把內在的安祥之美發露到表面上來了,而表現出清雅脫俗,當然他的生活也必然充滿幸福、和諧,使人感到和藹可親,堪能信賴。因此他的人生便非常通暢,障礙自然減少,合理的欲望都會實現,正確的努力也會成功,而且可以消千災於無形,遏百難於未萌。一切災難都有原因,沒有災難的因,就沒有災難的果。所以對於一位“秒秒安祥”的人來說,千災不會降臨,百難不會萌生,整個人生活得瀟灑自在,大吉大利!
一個擁有“安祥”的人,每一秒鐘都散發著他生命的光輝,構成他生命的磁場,進入他生命磁場的人,立刻感覺到安祥~心浮氣躁的人感覺到一陣清涼;忿恨不平的人感覺到無比溫馨;煩惱痛苦的人感覺到非常舒暢;心灰意冷的人感覺到極大鼓舞。在你有生之年的活動半徑中,到處散播出燦爛的心光,到處散播出安祥、和諧的靈氣。雖然你無心以“有為法”報「四重恩」,但是你已經報了,這就叫做「堪報不報之恩」~不用報恩,已經報恩了。
一個安祥者,他的心是統一的,他的心力是集中的,當他進行正思惟時,是鋒利無比的,他具有最高的創造力。一個人到了心靈安祥的境地,如果他有一個疑問,而肯不停地用安祥心去思考,不要兩三天就會得到一個嶄新的答案。他對國家、對人群、對社會都能夠提供卓越的貢獻,而不會是社會的包袱,不會給社會帶來負值。他每一秒鐘都活在安祥裡,他沒有不滿、沒有懷疑、沒有嫉妒、沒有牢騷、沒有抱怨、沒有忿怒、沒有恐懼,所以他是活在滿足中,他的人生是享受的人生!
安祥是“正受”,安祥是“三昧耶”,安祥是“真如”,安祥是“本心”的現量,安祥就是“摩訶般若”的發露。我們為什麼一開始就不用這些名相?因為研究佛法最感苦惱的就是被名相所困擾,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看不到真實義。
“安祥”是一種“調和、統一、自在、自覺”的心靈狀態。你們各位現在花幾秒鐘反觀自己的心:是不是感覺得很安祥?是不是沒有雜念?是不是空空朗朗?是不是沒有煩惱?是不是沒有興奮?是不是沒有過去、未來?如果是的話,這個就是“安祥”的心態,也是你原本的心態。只要你能保持它,就節省了你十萬年修行的努力。我們為什麼不說是“三昧耶”?不說是“正受”?不說是“正覺”?不說是“摩訶般若”?不說是“真如、自性”?不說是“本心”?而說是“安祥”?因為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作為一個文化的時區,也就是文化時間的區分;每一個時代有它自己的語言,如果我們現在用一兩千年前的語言,我們就感覺得有點兒晦澀,不夠明朗,而且它障礙了我們察覺真相,障礙了我們體會真實。所以我們如果用一、兩千年以前的名相,不如採用現在的語言。我們說是“三昧耶”,大家感覺有點兒陌生;若說“安祥”,大家在感覺上會親切些。
《以下摘錄自耕雲導師“禪的認知與修學”講詞》
安祥是什麼?安祥就是我剛才講的“正受”,就是一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最美好的覺受。這種覺受從哪裏來?是從心靈的統一調和而來。…禪的基礎是建立在一種統一調和的心態上的,把你那三心二意、多重人格、內在矛盾徹底揚棄,才有安祥可言。因為有矛盾,就會有鬥爭;一鬥爭,心就不安,講高級一點兒,就是天人交戰~良心與罪惡交戰。心不統一,亂七八糟,像是個戰場,你怎麼可能擁有安祥的心態呢?必須先把你的心統一了,使它調和了,你才會有安祥,也才能享有正受。
安祥是什麼?安祥是禪的生命。不管是如來禪或是祖師禪,離開了安祥,就沒有正受;沒有正受,就沒有“法的現量”;沒有法的現量,就只能停留在法的比量上,也就是停留在相似法門,這絕非究竟,修行也不會成功。所以說,安祥才是禪的生命,沒有安祥的禪,是死禪,是僵屍禪;有了安祥,才有禪的活躍生命。是真禪?是假禪?就看能不能給予人以“安祥的覺受”。
“安祥”可以給嗎?可以的。如果障淺而契機的話,現在就會感受到安祥。什麼叫做“安祥”?聽話清清楚楚,說話信口開河,不說不聽,忽然停住──你會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心”,此刻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也不昏沉,只有“空空朗朗的自覺”,這就是“安祥”!傳心就是傳導這種安祥的心態。可見禪不是空泛的理論,也不是概念的遊戲,它是可以睹面相呈,極為現實的!
安祥是什麼?它是“定慧圓明”的證量~禪定的最高境界。修禪的人,往往有的偏慧,偏慧就是乾慧。什麼叫乾慧呢?脫水香蕉,是香蕉沒有錯,只不過不是那個味道~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只有慧,沒有定,就是狂慧;如果偏定,定太深了,坐在那裏入定了,十天、八天、一個月冥然枯坐,那跟木乃伊有何區別?這是“空定”。…「空」不是一切都沒有,相反的,它是萬有的素材,是創造的機勢。什麼叫機勢?就是無限創造開拓的可能。它哪裏會是死的呢?它是無限生機的當體,絕對不是死的東西。所以我們講“定慧圓明”,一定要定慧等持、均等才對。這個等重的定慧是什麼呢?就是“安祥”。嘗過這個無上法味的人才知道,唯有“安祥”,才是宇宙中最美好的覺受!
安祥是什麼?安祥是“法”的現量。用語言表達“法”,充其量也只能是比量,用邏輯推理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比量,最多只是相似,並不全等,而安祥則是全等的法~是和盤托出,擺在你面前的法的現量!
安祥是什麼呢?安祥是生命的源頭活水。看過《安祥之美》講詞的人都知道,凡是不安祥的人,他的個性就開始偏頗,心就難免扭曲,肉體自然也就失去了健康。…安祥是生命的源頭活水,如果你能夠保持內心的安祥,你就擁有了生命的源頭活水,你就會由內在之美,發露為外在的瀟灑自然之美;就會愈來愈有朝氣,愈來愈有親和力,人生也就愈來愈通暢;而且很少生病,很少煩惱,很多安祥,很多喜悅!因為你擁有了生命的源頭活水。同時安祥也是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人要想擁有真正的幸福,就必須擁有真實的安祥;當你擁有了安祥的時候,你也便擁有了幸福。
安祥禪是祖師禪嗎?是祖師禪。安祥禪是從哪裏來的?水有源、木有本,一定要有根據才行。安祥禪的根據來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經上記載:「釋尊在靈山會上,手裏拿著一朵金色的優鉢羅花,安祥而立,只是不講話,與會人天俱皆罔測~參加法會的人、天,都不能領會佛的意思,只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為什麼釋尊不講話?像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有的時候佛剛要開口,他的上首弟子就敲敲法椎說:「世尊已說法完畢,散會!」佛陀不但不生氣責備,還笑著說:「很好!就是這樣。」為什麼?因為「“法”過語言文字」~真理是超越語言文字的。真理是原本的,原本沒有眾生,哪有語言?用虛假的語言去表達真實、永恆的真理,是不可能的。所以釋尊拈花,大家都不懂,唯獨摩訶迦葉尊者會心微笑。對此,我有兩句話用以詮釋~
釋尊拈花不語,當場展示安祥;
迦葉破顏微笑,直下心領神會。
於是摩訶迦葉尊者,便成了禪宗的第一位傳人;唯恐中斷,釋尊特別指定阿難~他的堂弟,做為迦葉尊者的副手、助理。這就是安祥禪的肇始。
《以下摘錄自耕雲導師“安祥禪的知與行”講詞》
如果您對我的三個測驗都是肯定的,那麼您已證入了「不二法門」的「安祥」禪。禪的「以心傳心」不是說廢話。安祥禪的基本特色有兩大力量:一個是親和力,你若活在安祥禪裡,過去你人緣不好,現在你會成為人群的核心;第二個是同化力──它可以讓別人的心變成自己的心,因為「自他不二」。真實的法必然是立竿見影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