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正法的標誌~如何辨明正確的佛法

                                         向雲 2018.3.16

       正法所追求的境界,乃是一個“人格圓滿者”須體現的心靈內涵。六祖惠能說「佛法在世間」、「常見自己過,於道即相當」,太虛大師說「人成即佛成」,我們的師父耕雲導師說「完成法的人格化」、「邁向生命的圓滿」,這些都在在顯示,正法的目標在改造人格,也就是純化心的內涵,完成法身的陶冶與鎔鑄。

       人,活在世間,需要的是一顆正確的心,可以面對八風,充滿了信心與勇氣,活出人的尊嚴,活得生死無懼,活出心安與幸福。如同佛陀在大吉祥經中指出的:
「修正心行,遊於聖道,斷惑證真,
現證涅槃,這就是最上吉祥、至高的幸福!
從此,接觸一切世間法,心都無所動搖,
無憂無垢,安穩祥和,這真是最上吉祥。
能夠如此做到,就不會再被任何因素擊敗,
於一切時、一切處都只會覺受幸福,這就是最上吉祥啊!」

       這種純生命與純幸福的合一,就是正法所追求的人生正確目標,在八正道中謂之「正命」。把捉了這點,正法與非正法就明顯地產生了分野,我們因此能辨認出正確佛法的標誌,知道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致誤入歧途。

       正法的標誌,可以一言以蔽之,也可以闡述如下:

一、追求心安

正法徹頭徹尾就是個“安心法門”,乃至古印度語“涅槃”的原意,正是指涉那“澈底安祥”的生命狀態。法句經中佛陀證悟之後直接表明“我生已安”。顯然,不追求心安而求法,只會走入歧路。不是正因,不可能得正果;心安才是真幸福!而善盡責任義務,是心安的基礎。逃避責任義務而學法,是沒有資格享受安祥正受的。六祖惠能大師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珍惜緣生、調和人際、仰俯無愧的人,正走在心安的大道上。

二、強調反省懺悔,改變人格素養

師父說「錯誤是煩惱的原因」,沒有真實革除思想行為的錯誤,不可能擺脫煩惱;沒有深入省察自己人格的形成過程,不可能體貼生命的苦,而找出“慈悲喜捨、安祥自覺”的真正自己,而打破無明、轉凡成聖。這是阿含經強調的“因緣法”的真正要求與實踐,法句經也說:「夫欲安命,息心自省。」我們學法若十年二十年,煩惱依然那麼深,傲慢依舊那麼強,自欺而已,並非踏在踐履正法的道路上。改變多少,幸福多少!

三、佛法是內明之學,核心方法是觀心、自覺

師父指出的“觀心三部曲”,從反省懺悔,到念念自知,到找到“無念之念”的本心,而守本真心,鎔鑄法身,點出了向內明心見性的方向。六祖說「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指出了真實的生命是“心”,心是個真實的東西。如何將它鍛鍊成純生命,享受純幸福,離開了“觀心、自覺”的功夫是不可能的!縱然“方便有多門”,但最終都得回歸於此。這是阿含經中佛陀教導的“四念處”的真正體現,法句經也說「若心曉了,佛所說法,觀心自歸,淨於為水」,「為佛弟子,當寤自覺」、「已知自覺意,是為佛弟子」。自覺,是真實的道場!

四、“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五祖弘忍大師明確指出「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阿含經中也到處顯見了佛陀“轉法輪(傳心)”的事實~弟子每於佛陀言下“見法、得法、知法、入法”。沒有偉大的成就者為我們傳導、指明“法(本心)”的狀態,我們很難自力參禪把“摩訶般若”這真正的自己呈現出來;即使呈現了,也未必能把捉、肯定,死心保任;再者,保任過程障礙重重,沒有師父的護念、加持,弟子的保任之功很難徹頭徹尾。明師真是可貴,我們一定要重視“法的倫理”,對師、對法有真情感!阿含經不斷指出“世尊為法根”,師父其實就是法的根源。至於本心固然“定慧不二”,但就一般根器而言,從傳心這個正法修學的通途,往往是先領受到師父所傳導的“正受”(三昧、定),而後開顯出深刻的“正見”(般若、慧),見到法性、自性,見到法界即我,而實證法身。師父說:「善於解釋安祥,你就有正見。」所以傳統佛法強調“由定發慧”,壇經也為我們指明了得到心傳之後“自悟自解”這個方向。當然,有部分人喜歡直接從“理入”~自力參禪,這樣也行;但師父曾提醒,憑我們一般中下根器者,很難參到透徹。其實,即使是從“行入”~保持師父傳給我們的安祥心,保任到最後,也須“回頭轉腦”以迸發正見!但無論是從理入或行入,師父告訴我們:「參禪的人不管你稟賦高低,都要從保任安祥下手。」否則障礙重重,很難有最後突破。參禪的方向是要回到生命的根源,師父指出不可以像螃蟹一樣橫著找道理,而應找出道理的始祖才對。師父慈悲地為我們指出好幾條路線,其中最直接的一個,參:「什麼是心的原態?」師父說“心的原態”就是“一切種智”~這是阿含經所用的古老文言詞彙,還好有師父能用現代語言為我們說明白!其中思惟的線索,阿含經裡用“十二因緣法”為我們做啟發,師父也曾詳細為我們說明。

五、法的內涵必須符合“三無”,到完全發露“摩訶般若”

摩訶般若是真實的自己,表現在阿含經指出的“三三昧”上,也就是正確覺受的三個面向~無相、無願、空;在六祖壇經中稱為無相、無念、無住。這對應了心的“知、情、意”三個面向,一個人格圓滿者,必定是理智、情感、意志都昇華到最純的覺悟者。而這三個面向,也是證入圓滿覺受(正定、正覺)的三個歷程,我們師父以現代語言還原它的真意,它就是安祥禪的禪定三階段~離執禪定、去執禪定和無執禪定。離執~得到了師父的心傳,感受到自己一顆自覺的心,不受外界的干擾,感覺外界如夢如幻,體現了“無相”的狀態;去執~由於我們心中各類污垢並未盡除,那種離執的心態不容易保持,於是接著必須依此本心為標準,做好去執的功夫,使心中安祥無執念,淬煉出“無念”本心;無執~意味著戰勝了自己,能所雙泯,漏盡、圓滿,念念“無住”、空空朗朗、秒秒安祥。師父指出「摩訶般若的完全發露就是涅槃」、「人應該活在涅槃中」。“法”的內涵,就是這樣的純生命,享受著純幸福!

六、當場受用,當生受用,凸顯“正受”;是通得過實驗的

阿含經裡到處提到“法味”、“正受”這樣的詞彙,又說:「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燃,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捨非時樂,得現前樂。」「現法得安穩,現法喜樂住。」「即於現法,緣自覺悟。」“現法”就是當場、當下,顯見佛法是要使人當場受用、當生受用的!而不是厭世、逃避一切、只關心死後能不能去到好的地方;是要讓人當場領受一種迥然不同的正確心靈覺受,而不是知識道理這類法塵。法句經上說:「具慧雖短時,與智者相處,能領悟法味,如舌辨湯味。」「得嚐法味者,心寂常安樂,智者恆欣喜,聖者所說法。」從這些法語我們發現,佛陀時代“傳心”不但是事實、常態,而且我們受法者有了這個正確的空朗覺受,就能享受生命帶來的喜悅,享受春意盎然的人生!古德說「觸目菩提」、「途中即家舍」,六祖指出「迷人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師父說:「人有了安祥的感受,才是生命的真正享受!」「果能安祥深深,目前即是淨土。」人生不該作繭自縛、自釀苦汁,人生是可以安祥自在、快樂無憂的!佛陀正法向來都是~請來品嚐、感受!我們師父也常說:「禪是通得過實驗的!」

七、佛法乃生命之學,正法有不可思議光熱、大力

師父指出「佛法乃生命之學」、「禪是凸顯生命的」、「宇宙中唯一的真實就是生命」,我認為這是佛法最感人之處!阿含經中佛陀說:「心離我慢,順得涅槃。」佛法所指的「無我」是要我們「無“我慢”」,並非是指「無生命」;生命是真實的、是自覺的、是永恆的,是不會「人死如燈滅」的!修學正法的重點在找出那(妄念)不生、(生命)不滅的真實的、原本的自己,那“能、所不二”、自在解脫、安祥喜悅的真生命,而把握生命的幸福與永恆!大師們的傳心,是散播生命的光熱,是生命在感召生命、照亮生命,為我們點燃生命之火!大智度論說「般若如大火聚」,壇經說「如日處虛空」,南傳法句經也說「佛光日夜照」、「智光照大千」、「勤修佛妙法,光明照世間」。阿含經記載:「時婆羅門…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其身金色,光明焰照!」又記載諸月天子被阿修羅王所遮障,驚慌之餘飛奔到佛陀面前求救,佛陀隨即以偈為咒,誦道:「破壞諸闇冥,光明照虛空,今毘盧遮那,清淨光明顯!…」令修羅頭痛欲裂,急速奔逃;“毘盧遮那”即“大日”之意,透露了釋迦牟尼的本體生命如“大日”一般,「熱情熾然而迥超無我」!我們師父更曾直接指出正法有不可思議光熱、大力!這是誠敬信具足的安祥禪弟子,都體驗過的事實~心燈燃起,空朗、溫暖!生命是真實的,安祥而溫暖的!佛陀正法並非冷冰冰的知識道理,佛陀所指的“法”是生命!是真實的心!

八、說法通俗易懂,重實質、不重形式

佛陀時代,知識是婆羅門與貴族的專利品,平民百姓乃至首陀羅與賤民是沒太多機會、甚至是根本沒機會受教育的,而佛法是不分種姓、平等地施予眾生、救濟眾生的,不可能講述成哲學式的、深奧難懂的大道理!我們看阿含經、法句經等原始佛法的經典就會發現,佛陀的說法通俗易懂,善用簡單的譬喻,非常平實,非常生活化,人間味十足,十分溫暖!三言兩語就使聽法者心開意解,見法、得法。心即是法,重點在傳心~傳導正確的心靈覺受,並教導保持這種覺醒心態的方法~八正道,而不是傳授知識學問、談玄說妙、講高深大道理。再者,太多阿含經裡的故事都彰顯佛陀重內在實質而不重外在形式;現今佛教界的繁文縟節、各式儀軌,敲打、唱誦,拜懺、法會等,絕非正法的原貌;哲學式的分析,艱深難懂,令人望而卻步,也不是正法的原型。這些,都只會使我們有限的人生做無謂的消耗而已,八正道裡沒有這些東西。證道歌說:「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正法非常單純,單純到得到心傳之後,只要「常見自己過,於道即相當」,單純到「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師父為我們指出佛法的重點與實質只在“修心”;“戒”的實質在保持心安無愧、光明磊落的心行;“定”要求的是真誠、一心一意、即知即行、人格統一,專注於保守自己的心,不被內在、外在所干擾;而一顆空朗自覺的安祥心本身,就是“定慧圓明”的體現!不需改變外在生活形式,不需單身,佛陀有四眾弟子,在家眾同屬「僧團」成員,不是只有出家人,當時許多在家眾一樣修得了非常高的精神修為;乃至不需吃素,兩千五六百年前的佛陀本人,也並不吃素,這是歷史上的事實。“四念處”最高級的“法念處”,也只是保持這顆可貴的安祥心,「心即是法」,並沒有一定要打坐、禪定,那也只是個方便,既不是必需的,也不是足夠的。師父為我們指出,“保持安祥”才是必需的,也是足夠的!這就是重實質的正法,這也是阿含經指出的“不苦不樂”的“中道”行~既非從追求欲樂得解脫,也不走向無益的苦行,保持安祥覺心過正常的人生,就是走在邁向生命圓滿的正確道路上!

九、要求法在血肉的現實生活裡生根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凡是不能落實在血肉的現實生活中的,不能改善人格和人際關係的,不能使我們獲致心安幸福的,絕非正法。耕雲導師教導我們,從善盡責任義務,唯求心安,到觀心、自覺、保持安祥,這樣的正法是可以貫串在生活的全程的,是可以為迷昧的生命帶來覺醒、為困苦的人生帶來幸福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讓世法、佛法打成一片,「既存在又超越」,人天一貫,「人成即佛成」,真正體現了佛法是個“不二法門”。活在人世間,「無憂無垢,安穩祥和,這真是最上吉祥!」反過來,若所修學的法,在生活上用不上,不能改善人格和人生的,顯然不是正法了。

十、統一心靈,完成法的人格化

南傳法句經說:「雖多誦經文,放逸不依法,如牧數他牛,不獲沙門果;雖少誦經文,遵教如法行,熄滅貪嗔癡,正智心解脫。」正法重在力行,而不在多知,要求即知即行,解行相應。言所行,行所悟,表裡一致,人格統一。心靈的統一、調和、安定,才是佛法所要求的“正定”,須將真情感投入真理智,而表現出統一的人格與意志,統一在“空空朗朗的自覺”裡~「全心即人,全人即佛」,以完成“法的人格化”。導師在和美國卡普樂禪師對談時曾有段動人的自述:「這四十年來,我把禪作為我生命和生活中唯一的興趣,而不是興趣之一。而我所努力的方向,是把禪變成生命的內涵,而非知識層面;也就是說,將它化為人格的全部,而非知識的局部。」這就是正法的要求與目標,真正徹頭徹尾,直到“以法為我”,真正如阿含所云「不復見我,唯見正法」,完成了“法的人格化”,通身是法,實證了“法身”,得到了圓滿的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的純生命,完全如大吉祥經所述:「不會再被任何因素擊敗,於一切時、一切處都只會覺受幸福,這就是最上吉祥啊!」如同金礦已鍊成純金,這是涅槃生命的證成、人生的澈底勝利,也是師父為我們指明的生命的圓滿歸宿~永恆的自覺,永恆的安祥,永恆的喜悅與美好!

       總的來說,禪代表了佛的心,是佛陀的正法,耕雲導師為我們一言以蔽之:「是真禪?是假禪?就看能不能給予人以“安祥的覺受”。」阿含經、法句經這些原始佛法的經典,過去一兩百年來受到全世界包括西方國家研究佛教的學術界所特別重視,認為這些是最接近佛陀原本教誡的經典。於是在此盡量引證這些經典來介紹佛陀正法,並也證明一件事:在唐朝,六祖壇經最能表現正確的佛法;在現代,我們師父耕雲導師所倡導的安祥禪,以其不可思議的證量,以心傳心~傳導“空朗自覺的安祥心態”,並以現代的語言重新詮釋佛法,真正體現了正法的真精神,再次開創了“正法時期”!因為有我們師父,“傳心”又再度成為現實!“三昧、般若”這些佛經裡古老的、已經冷冰冰的詞彙,又因他而再度使我們芸芸眾生得以品嚐、真實感受~「如舌辨湯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心寂常安樂」,讓生命得到了發皇,使人類的迷昧得到甦醒、心靈的困苦得到救濟!只要弟子們再接再厲、群策群力,弘傳這寶貴的安祥正法,人間必然更加安和、溫暖,人間淨土也必將有實現的一天!

       許多有心修學佛法、甚至已接觸到安祥正法的人,辨不出正邪,弄不清是非,不知尊敬該尊敬的人、尊重該尊重的法;或心外有法,成了外道;或東尋西覓,以為更有;或走馬看花,說是佛法沒啥滋味;或追逐知識,入海算沙;或愈學愈傲慢,拿佛法要求別人,而忘了反躬自省、改善自己;或只淺嚐安祥,以為安祥禪很普通,沒有什麼了不起。這些錯誤心行,真是太可憐、太可惜了!所以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初學佛法者認明正法,知所取捨;走錯方向的人,趕緊回頭;淺嚐安祥的師兄姐們,我們一起加油,畢竟反省未深、五藴未空啊!既不該因無知而謗法,也不可自欺以誤人!我們要記得不斷反省、改過,才能“行深”安祥、深深內證!須到“能、所雙泯”、“桶底子脫落”,親身感受到別人就是自己,與萬物同體,直至那無上正等正覺~“正等”等於宇宙!才是佛陀的肖子賢孫。別忘了師父的提醒:「安祥,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唯有誠敬信具足並如法精進的安祥禪學子,最能享受安祥帶來的真實與美好,體會到安祥的深,是無止盡的,受用也是無窮盡的!謙虛必然由衷而生,心離我慢,才是涅槃之徵;對安祥正法的信心也絕不動搖,正受日深,正見就日明!願我們一同珍惜、深深珍惜~

摩訶般若安祥心,最尊最上最第一!
禮敬我們最尊敬的人天大導師  耕雲先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簡介佛陀正法~安祥禪

                                                          人生最大的課題,就是“生死苦樂”問題有待打破!怎樣不被煩惱纏縛、不再作負面思緒的俘虜,而活得抬頭挺胸、活出生之喜悅?怎樣才能使生命不再像無舵之舟一般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