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安祥禪是佛陀正法 ──「為報擔麻者,如何不重金」

                                         向雲2006.11.20
        人的煩惱不安,根源於一顆不正確的心靈狀態──理智上,向外著相認同而不能清醒自覺;情感上,念念執著、操煩不休而無法自我主宰;於是整顆心時時處於感光、黏滯、不安的狀態,窒息了生機,一刻也不得瀟灑自在,積業成障的結果,自然是煩惱重重了!很明顯的,要想瀟灑自在地過活幸福人生,就必須調整心靈成為「無相、無念、無住」的狀態;阿含經中稱此為「無相、無願、空」的“三三昧”,而六祖的解釋最為明白:「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離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整個佛法,只是教我們心安生活,找回這活潑無住的本性、保有這空空朗朗的自覺,此之謂「正覺」,使心靈恆久處於「無相、無念、無住」的解脫狀態,成就生命之大美!佛陀時代以印度語稱此為“涅槃”,而其華語的原意正是──“安祥”!
 
        掌握了這個人生問題的根本關鍵,什麼是正確的佛法(正法)就很清楚了──
符合「無相、無念、無住」的,就是正法;能完整解決人類不健全的理智、情感、意志三方面問題,而使人脫離苦受的,就是正法;能促使人獲得自覺之正見、安祥之正受,與自在、逍遙、解脫之正行的,就是正法!
 
        更進一步地說,正法是一種「促使生命覺醒的方法」──促使人回復到正確心靈狀態而找出真實生命的方法。五祖講得直截了當:「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佛陀時代,依據阿含經的記載,謂佛陀“轉法輪”而使弟子們當場“得法眼淨”;而禪宗稱之為“以心傳心”。故又知,能傳導給眾生「無相、無念、無住」的“安祥心態”的,就是正法!然而,沒有大成就者,是無法傳心的。這種機緣,真是千載難逢,可遇而不可求!
 
        慈悲的  耕雲導師為我們指出──禪是立竿見影的,是通得過實驗的,是可以睹面相呈、極為現實的。並在每次與弟子們相見的大、小型場合,都耗費其心光而讓弟子們直接體驗這“以心傳心”的“最上一乘”,也是“唯一佛乘”!尤其在「安祥禪的知與行」演講會上,更直接針對「無住」、「無念」、「無相」三個面向,要與會大眾當場反觀自心,進行三項實驗測試:

「安祥是什麼呢?它不是理論。我們現在可以做個實驗:我一句話不說,各位就我剛才所講的,講了些什麼,能具體的提出來嗎?提不出來。可見各位剛才聽我講話是左耳進、右耳出。這決不是各位看不起我、心不在焉,而是證實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實性。無住生心,它不污染你,它不會停留在你心的表層。
我們再做第二個實驗:我現在不說話,各位找找看,你有沒有煩惱?有沒有任何念頭?如果都沒有的話,恭喜你!你已經得到了、現證了安祥的心態,獲得了禪的心傳。
我們再做第三個測驗:你是否有一種喝了酒的感覺?事實上你並沒有喝酒,卻像喝了酒似的微醺,又好像在作夢,這就是「醉三昧酒」──“三昧耶”的證量,你已經進入了“安祥”了。
如果您對我的三個測驗都是肯定的,那麼您已證入了「不二法門」的「安祥」禪。禪的「以心傳心」不是說廢話。安祥禪的基本特色有兩大力量:一個是親和力,你若活在安祥禪裡,過去你人緣不好,現在你會成為人群的核心;第二個是同化力──它可以讓別人的心變成自己的心,因為「自他不二」。真實的法必然是立竿見影的!」

        這三項實驗,不但證實了“以心傳心”的真實不虛,也證明了  導師所傳導的“安祥心態”完全相應於正法的要求~無住、無念、無相,更凸顯了  導師偉大的證量、自信與慈悲!當今世上,豈能再遇到第二人呢?
 
        無奈「眾生福薄難調御」、「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一如  導師指出的:「眾生,在情感和理智上,都不夠成熟。」不辨正邪,遇到正法也不知尊重、珍惜,依然心外求法,不知向內修正自心符合“三無”而真實改變生命素質才是重點!只一味地追逐佛學知識,入海算沙徒自困而已;更有許多人落入了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固執持齋、誦經、打坐、拜懺等形式,到處皈依尋求安慰。凡此亂象,與兩千五六百年前佛陀時代的“婆羅門外道所行”何異呢?!
 
        每回吟唱神會大師的「五更轉」歌詞,心中總有說不出的感動!願我們體取導師與祖師們的慈悲,一同珍惜正法、認真修學~
 
五更分    菩提無住復無根
過去捨身求不得    吾師普示不妄恩
施法藥    大張門    去障膜    豁浮雲
頓與眾生開佛眼    皆令見性免沉淪 

大乘實罕遇    至理信幽深
欲離相非相    還將心照心
髻中珠未得    衣裡寶難尋
為報擔麻者    如何不重金





簡介佛陀正法~安祥禪

                                                          人生最大的課題,就是“生死苦樂”問題有待打破!怎樣不被煩惱纏縛、不再作負面思緒的俘虜,而活得抬頭挺胸、活出生之喜悅?怎樣才能使生命不再像無舵之舟一般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