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錄自耕雲導師“參學正眼”講詞》
禪究竟是什麼?各位看過《指月錄》、《五燈會元》這一類的禪宗典籍,就知道所有禪宗的問答,弟子問禪師的問題,在基本上都不外:「禪是什麼?」儘管他們用的辭彙、語句不同,但它的目的都在問:「禪是什麼?」
比方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達摩祖師從西方到中國來,他主要的目的及所帶來的是什麼?這不就是等於問「禪是什麼」嗎?
也有些禪宗的學人問「佛法的大意(佛法的的大意)」,也是在問:「禪是什麼?」因為誰都知道,「禪是佛心,教是佛口」。這話怎麼講?禪宗所傳的是佛的心印,是把佛的心態傳給你;而「教」就是佛的教誨,教導弟子紀錄下來的經典。那麼難道佛的心口不一、心口有兩種嗎?不是心口不一,佛不可能有雙重人格。「教」與「宗」為什麼有差距呢?釋迦牟尼佛自己說過:「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到一個字。」問題就在這裡,說了四十九年,沒有接觸到法的實體;那也就是說,佛的教誨雖是金口親宣,唯獨禪才是佛心真傳!
我們看一兩千年以前,就有太多的人問:「禪是什麼?」「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什麼是佛法的旨趣?」這些問題所指向的,都是問禪的內涵,但是答案如何呢?
有的人問:「什麼是佛法大意?」答:「你為什麼不問外面那個柱子?」
有人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答:「現在太忙,沒有時間告訴你,等沒有人的時候,我再悄悄跟你說。」這個人就開始緊迫盯人了。有一天老和尚一個人在散步,他就盯上了:「師父啊!現在沒有人,你跟我講吧!」那位老和尚悠然地說:「你看!那叢竹子怎麼那麼長,這叢竹子又怎麼這麼短。」
這是答案嗎?確實是答案。
又有人問:「什麼是西來大意?」答:「你為什麼不問自己的意,管他東來、西來幹什麼?」
有人問趙州:「什麼是祖師西來意?」趙州說:「庭前柏樹子!」
靠我們的表層意識,我們習慣用了二、三十年的這種表層意識,是無法理解的。因此人們都以為這老和尚愛說笑,問這個、答那個,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嘛!何必指東話西呢?其實不然,我們為什麼說“他答得對”,等一下再跟各位講。
那麼禪究竟是什麼呢?讀過《信心銘》的就應知道「纔有是非,紛然失心」。說「是」就必定有「非」,不離二邊,是相對,不是絕對。真理是絕對的!你有了二邊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起了混亂,起了混亂就叫「戲論」!「戲論」是什麼?就是概念遊戲,是接觸不到真實的。那麼禪究竟是什麼呢?
各位也知道,歐洲文藝復興以後,有所謂科學的語言。近代的邏輯學,也有“不矛盾律”──是說你要討論一個問題,不可以模稜兩可。還有範疇說──要有一定的範圍,你談什麼問題,先確定範圍,再進行討論,你不能海闊天空亂扯一通吧!就現在的邏輯學來講,你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答「庭前柏樹子」,你必定是無法接受。
假如我們說「是什麼」,一定會有人說「非什麼」,那就「纔有是非,紛然失心」,這個心就亂了。倘使我們不說它「是什麼」呢?恐怕你連邊都摸不到,又從哪裡著手呢?
那麼,禪究竟是什麼呢?
(一)禪是生命的共相、永恆相
儘管提到禪,沒有開口處,為了不捨方便,我甘冒大不韙,在禪學會成立的時候,我就說「禪是生命的永恆相」,這是一個參究的線索。雖然有點著相,有點違背古人的風範,但是可以給你一條線索,讓你去抽絲剝繭地慢慢發掘。
我也說過「禪是生命的共相」。生命有別相──個別的生命相,螞蟻那樣小,人比較大,大象又比人大,相傳喜馬拉雅山的雪人,又比人大十倍。但不管眾生外形如何千差萬別,卻有其共同點,生命之所以為生命,就奠立在生命共同點上,所以說「禪是生命的共相」。
(二)禪是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
自己跟別人原本不二,眾生與佛原本平等。何以說眾生與佛平等?眾生煩惱垢重,諸佛光明解脫,自己是自己,他是他,說是「自他不二」,沒這回事,為什麼有這種論題呢?這個「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就是禪。契合、悟入了禪,就會“親切地感受到”自己跟別人果然不是兩個,佛跟眾生也原本是完全一樣。
剛才我們說過關於「禪是什麼」一兩千年來有成千上萬的人發問過,也有成千上萬個答案。我們在後面講到跟這個問題有關時再講。
各位有的是今天下午才到達,有的昨天我們就聊過天,聊了五六個鐘頭,有的今天聊了一個上午,各位應該“感受到”禪不是抽象的,不是概念遊戲,不是不能通過實驗的,禪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三) 禪是心的原態
禪是什麼?勉強地說,禪只是一種心靈的狀態。我明知故犯地下了這麼一個界說,甘願下阿鼻地獄,只要大家能直趨禪境,不再向外馳求、淪入外道,我都感覺心滿意足。
我們為什麼不說「禪是一種心態」呢?因為心態包括了“心靈的狀態”和“心的表層”。而所謂心的表層,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積的本心上的污染層面。
剛剛出生的嬰兒,在育嬰室裡時,只有最低的、微弱的本能,肚子餓了就哭,他不會思惟、沒有感情、沒有理性、沒有智性,也就是說他根本還沒有形成表面意識;長大了以後,他有六根 ── 眼、耳、鼻、舌、身、意,他有第七識,有了“我“的執著,然後突出自我意識,在根塵相對中吸收、累積,成了本心原無的一層塵垢。
我們的聽覺很接近錄音機,耳朵若不具錄音機的功用,就沒有辦法學習。老師教你,你若錄不下來,怎麼記它啊?大家都會唱「青海的草原」、「我從山中來」,我相信會唱這個歌的人未必讀過曲譜,也有很多人沒有見過歌詞,他為什麼會唱?耳朵是錄音機嘛!那麼眼睛是錄影機嘍!這個人我曾經見過和經人介紹過,下次再見面就會打招呼說:「老張你好!」「你好!好久不見!」為什麼這樣?彼此已經感過光了。
這些東西累積多了以後,越積越厚,這是表層意識。既然心上面又加了一層叫做表層,於是本心就被蓋住了。所以我記得禪學研究會成立的時候,我跟大家說:「禪是什麼?禪是心的原態。」是沒有加表層意識,去掉表層意識以後心原本的狀態,也是《六祖壇經》講的“本來面目”。
所以這個問題討論到這裡,我肯定地講,「禪是原本心靈的狀態」,不是知識 ── 不涉能知,沒有所知,離能所、絕對待,亙古未失,悟亦無得,一切具足,不假外求,人人本有,無須外求,只是「聖主未蒙塵以前」心靈的原態。
(四) 禪是宇宙的唯一真實
在禪學研究會成立大會中,我就曾提出了前面這三個界說,而且我恐怕大家摸不著方向,研究時還很難著手,所以我又說:「禪是宇宙的唯一真實,是佛經所講的實相,也就是真相。」
什麼叫真相?什麼叫幻象?真相是原本的、不變的、永恆的;幻象是過程的。不管你接受「創世紀」的說法,或者你接受「星雲說」,你都會肯定地球是無中生有的,原本沒有的,它只是過程的暫時呈現。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沒有人堅持說地球是永恆的吧?用大宇宙的無限時空來衡量這個地球,的確太短暫了,以人的眼光看昆蟲,其生命不也太短促嗎?
佛陀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完成了生命的覺醒。若問佛陀悟的是什麼?只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而已,絕不含神祕的成分;就是說凡是靠條件的組合而成立、顯現的,都是原本不有的;凡是原本不有的,當條件消失、條件改變時,它也同時消失。
在座各位很多是學自然科學的專家,我們也知道雖然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原子,而原子卻不是單一的。當你把電子、質子、中子分開的時候,你將發現,實在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不變”的原子;電子、中子瞬間即逝,質子跟著也會消失。為什麼它會空無所有?因為它原本不有,只是因緣所生的假合體而已。這說明靠條件組合的東西,一旦條件分離了,它也消失了。
過去我讀中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說:「什麼叫分子?分得不能再分,小得不能再小,叫做分子。」現在證實沒有這回事,沒有什麼東西不可以再分,原子還可以再分。瞭解了存在的實相,就會瞭解釋迦牟尼佛所悟的法,沒有什麼神祕的色彩,也沒有不可理解、晦澀難明的理論,而是宇宙的真相、生命的實相,是邁向生命圓滿的途徑,促使生命覺醒的方法。
《以下摘錄自耕雲導師“禪的認知與修學”講詞》
禪是什麼?禪是宗教嗎?它是宗教,它承自釋迦牟尼佛親傳,豈可不是宗教?但它同時卻又超越了宗教。它不是“理智的宗教”,理智是分別心的產物,佛法是離分別的;《六祖壇經》裡有六個很重要的字,你若能記住、思索、力行,那就夠了,那是《六祖壇經》的總綱──無念、無相、無住;如果你能做到這六個字,哪裡還有什麼理智啊!佛法也不是“感情的宗教”,如果說有,也只是無我的感情,就是無緣大慈(無條件的同情)、同體大悲(感同身受的同感),而沒有自我的執著。所以禪超越了宗教。
有人說:「禪,是中國最高級的哲學。」哲學是什麼?所謂哲學,有死的哲學,也有活的哲學,會有這種哲學嗎?有!你想一想,所有哲學宗派都不外乎:
本體論──說宇宙是什麼?
宇宙論──宇宙的法則是什麼?
認識論──用什麼方法保證你認識的正確?
人生論──至人法天,人要如何順應大自然,確立自己的人生觀?
每一個宗派都是如此,千篇一律。今天的哲學,包括二次大戰興起的存在主義在內,哲學派系超過一百家,難道真正有一百個真理嗎?我的答案非常肯定,誰都不是真理,它只是僵化了的、沒有生命的戲論,都是分別心的產物。什麼是活的哲學?活的哲學可以拿蘇格拉底的哲學作為範例。你看過蘇格拉底的“本體論、宇宙論、認識論、人生論、歷史觀”沒有?他的哲學是活的哲學!當時希臘哲學家們的共同問題,都在探討宇宙是什麼?是心嗎?是物嗎?是一元?二元?多元?當大家都在追究「宇宙是什麼」的時候,蘇格拉底也有個問題,他的問題不是「宇宙是什麼」,而是:「這些人何以有這些愚昧的問題?」所以蘇格拉底極偉大,西方人把他視同中國的孔子;他的偉大,在於他遠離一切假象的執著和認同,他的哲學是活的,法則是活的,而非僵化、定型的。如果你想了解他的一些輪廓,也只能看看他與弟子柏拉圖的對話錄。禪之所以超越哲學,是因為禪反對概念遊戲的妄想、計執。
至於說到存在主義哲學,那根本不叫哲學,那叫瘋人狂想曲──不要過去,反對傳統,反價值觀,反的結果會變成原始人。當然也有它的長處,天下事都是相對的,它有自己的解脫觀,但卻妨礙了大眾。這是西方個人主義的昇華,只管自己,至於妨不妨礙誰,這都是小事情;法不孤起,無風不起浪,它當然有它的基因。
由此,各位可以知道,禪不離哲學,但遠超越哲學,哲學家沒有辦法摸到禪的任何一條思索、分析的線索。我們在討論哲學的時候,了解到哲學有活的哲學、死的哲學,有相對的哲學、絕對的哲學。絕對的哲學,就是沒有一個「能認知的我」和「所認知的你」,這是絕對;有一個「認知的我」,有一個「所認知的真理」,這是二元。所以禪宗說「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說得越精緻,距離真理越遠;說得再對,也只是「比量」。所謂「比量」,就是相似,並不全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禪是超越哲學的。
禪究竟是什麼呢?
(一)禪是心的原態、生命的共相與永恆相
幾年前台南市禪學研究會成立的時候,我曾說過「禪是心的原態,禪是生命的共相和永恆相」;沒有經過「六根對境,吸收六塵」污染以前原本的心態,就是佛經上講的「本心」。
禪是什麼?禪就是佛。
佛是什麼?佛就是如來。
如來是什麼?如來就是「如其本來」。
本來是什麼?把你的心態恢復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心態時,你會當下豁然,更無可疑。
我們了解這一點以後,我們可以肯定禪是真實的、是自覺的。如果我們這麼講,對不對?不對。你說「是」什麼,就一定有「非」什麼,禪是一法不立的;你講什麼生命的共相、心的原態,語忌十成,完全漏了底嘛!
實在說,縱使漏了底,也打不破你這漆桶。什麼叫心的原態?什麼叫生命的共相?說了等於沒說。所以今天再重複一次,禪是什麼?「禪,是生命的永恆相」,永恆相就是「無始無終,不生不滅」永恆的生命。
(二)禪的基本內涵是正見加正受
禪是什麼?它的基本內涵就是正見加正受。
什麼是正見?我們一般人的見解,往往離不開偏見。所謂偏見,就是由自我意識、主觀謬執所發出來的見解;而正見是真實、正確的見解。如果看到任何自以為真實的事物,都只是眼花。正見不會見到與真實相對的任何事物,只會見到宇宙唯一的真實──也就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什麼是正受?有兩種解釋,一個是“真實的受用”。苦修了一輩子,沒有真實的受用,煩惱還在糾纏,邪念還經常萌生,冤結依然未解,那就是沒有真正的受用,豈不白修了嗎?耕耘有收穫,努力會成功,修學正法沒有得到真正的受用,豈不冤枉?禪是有真實受用的,沒有正受,就不是禪。正受的含意,除了真實的受用,另外一個就是“正確的感受”。什麼是錯誤的感受?遇事認同,入眼皆真,是常識的感受。這也沒錯,但這並不等於正見,也不是正確的覺受;就禪者而言,只不過是由「見取」所派生的錯覺而已。
人們的一切想念、一切反應,離不開自我的官能,這便背離了真實。真正的正受,就如《證道歌》所說「常獨行,常獨步」的獨來獨往。大家不要誤會,以為獨行獨步是到曠野荒郊沒有人的地方散步,而是要你到西門町去獨步獨行,在人擠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過一條又一條大街,好像一個人獨來獨往,沒有受到任何干擾,才有少分相應。這證明你對外在的幻象已經不再認同了。為什麼說它是幻象?因為它不真實。
在這大宇宙中,沒有什麼真實的存在。我們人體是六十兆細胞堆積的,而原子是物質最基本單位,你把電子、質子、中子分開,你就發現什麼都沒有。這證實了佛的偉大,緣起性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緣就是條件,一種最初的動力,加上必須的條件,就形成、創生了新的事物,當條件離開的時候,這個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我們這座房子,是由鋼筋、水泥、石子、木料、人工等等條件構成的,一旦把這些條件抽掉,就沒有什麼叫做房子的東西了。連地球最後都會消失、氣化,所謂「世界非堅」,是不堅固的。
(三)禪的修持要領是無念、無相、無住
禪是什麼?就它的修持要領來講,就是《六祖壇經》講的「無念、無相、無住」。
無念,是心離好惡、取捨、憎愛,遠離一切來自前塵緣影的分別想念,而非捨棄正念、正思惟。
無相,並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讓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牽引、薰染,成為分別想念的素材,當下「即相離相」,不留痕跡。
無住,是不讓心停留在任何一個地方,產生執著;念起即覺,覺之即無,活潑無染。
無念、無相、無住,三位一體,在日常生活中,以這種心態來面對一切,並持之以恆,則正見可立,正受也會加深。
(四)禪的基本精神是尊重自己,以確立原本的真我
現在我們來講禪宗(也就是宗門禪)的基本精神何在?禪的基本精神,不是成佛作祖,而是尊重自己。它是自悟自修、自成佛道,以完成生命的覺醒。不但是佛法這麼要求,連上帝也是這麼要求的。禪是超越宗教的,我們不必忌諱什麼。如果讀過《舊約聖經》,就會發現裡面很多地方都在提醒:「你們要清醒!你們不要睡覺!」大家注意到這些警語沒有?那就是教你覺醒。因為人大都喜歡做白日夢,很少是清明在躬的,所以才會迷失。
一般人縱使沒有刻意在胡思亂想,也常常被不自覺、不自主的念頭所旋繞,那就是作夢。
人必須從這些迷惘中覺醒,清明在躬地主宰自己的心國,才不致迷失,才能正確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否則就遠離了正見。沒有正見,哪裡會有正受?對於沒有正受的人而言,生活就形成對生命的一種懲罰、煎熬了,這種人就會活得無奈,有時甚至呼天無路。
禪是心靈救濟的慈悲法門,接受了禪,你的心靈就能得到解脫;發掘並確立了原本的真我,你就不會再有煩惱,也不可能萌生愚昧的見解。說你最後會贏得生命的永恆,也絕對不是“黃葉止啼”,而是絕對真實的。為什麼要發掘呢?因為我們的真正自我,也就是我們原本的心,已被六塵的罪垢所包圍、埋沒;如果你不把這層由見取六塵所累積的污垢去掉,你那原本的真心(摩訶般若),便不能出頭,便永遭埋沒,不能發露,就真的被活埋了。等你發掘出並確認你那個真實、原本的我,由珍惜護持而保任無失,就能成長茁壯,以至法的人格化的圓成,也就是大事了畢──圓滿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佛說「無我」,是說原本就沒有你這表層意識分別取相的假我,原本就沒有分別心,並非沒有本心──即生命「本來面目」的大我、真我。所以佛最後涅槃時,標示出「常、樂、我、淨」。
常──永恆。
樂──離煩惱。
我──自覺。
淨──離垢。
這是學佛、成佛的圓滿歸宿──生命的永恆。但是你一定先要把自己從業垢中開發出來,確立自己,肯定自己,淨化自己,提昇自己,然後才能自我完成──法身的熔鑄。